中心新闻

集中审理的新型庭审经验交流会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召开
2019年06月26日    本站原创
打印  字体

       2019年6月4日,复旦大学法学院和复旦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举办的“集中审理的新型庭审经验交流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廖凯原楼104会议室举行,上海浦东法院、闵行法院、杨浦法院参与新型庭审试点的法官和主管领导,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复旦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章武生和台湾地区高等法院前法官朱光仁、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丁朋超、法学院诉讼法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出席研讨会。

       本次会议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台湾地区高等法院前法官朱光仁(现任台湾地区维毅律师事务所主持律师)结合台湾地区具体案件介绍“民事集中审理程序的前阶段——书状先行及争点整理”,会议由复旦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章武生主持。章武生教授首先指出,2017年复旦大学和上海高院成功举办了“贴近审判的司法人才培养与庭审改革的协同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上共播放了6个示范庭,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此次试点,不仅要拍好体现集中审理的示范庭,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集中审理准备阶段的工作,特别是书状先行,从而为大范围推广做好示范工作。我国台湾地区集中审理入法已有20年,这是与境外实务人员就集中审理准备阶段开展的工作进行交流的主要原因所在,目的是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我国台湾地区法院的具体做法。

       朱律师以台湾地区的一个土地确权纠纷全过程案件为例,向大家介绍台湾地区该民事案件的准备程序,并重点就该土地确权纠纷案件当事人双方所提交的起诉状及答辩状,准备书状和准备答辩状以及与准备庭的配合,具体的争点整理方式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与会法官就台湾的做法与朱律师进行了交流。

       会议第二阶段的主题为“试点法院新型庭审实践交流”,首先,由来自闵行区人民法院商事庭庭长陆淳、杨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龚立琼、知识产权庭庭长黄洋和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长范一依次做了主题发言。四位法官主要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从新型庭审的价值、试点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困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发言。发言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对推动庭审改革走向深入有较大促进作用。在自由发言阶段,参会法官围绕主题发言和集中审理做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龚丽琼副庭长的发言整理后加了编者按发在杨浦法院的深度观察栏目中,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庭审的优点,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三个方面:其一,将争议焦点的整理与要件审判模式相结合;其二,将新型庭审模式与表格化审理模式相结合;其三,将新型庭审模式与信息化法院相融合。上述建议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这也是我们的新型庭审下一步需要探索的地方。

       范一法官是最早参与新型庭审改革的法官,也是试点法院中新型庭审投入时间最多,取得效果最好的法官。自2017年研讨会上其做的示范庭展示后,近一年多来他一直采用新型庭审的方式审理案件,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效果。近两年来,他所审理案件的一庭审结率达到90%以上,除了极少数需要审计、评估、鉴定的案件,或者是当事人确实不配合的案件,其他案件基本都能够做到一庭审结。另外,庭审时间也大为缩短,以前庭审动辄两三个小时以上,如今除了极少数特别复杂的案件(如有多位证人出庭作证、多份司法鉴定报告等),绝大部分案件的庭审能够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由于注重庭审中的心证公开和释明,突袭裁判的情况基本杜绝,当事人对于裁判结果基本都能形成预期,信访投诉量明显减少。虽然房地产案件容易矛盾激化,但其近两年所审结的案件基本没有信访投诉。

  最后是参会单位的领导发言。闵行区人民法院尹学新副院长认为,新型庭审方式切中我国当前民商事审判的要害,章武生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所提出的现代庭审方式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庭审方式一定能够向全国推广;杨槟涛专委表示,杨浦法院采用新型庭审方式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效果确是非常明显的,下一步将在杨浦法院做更大范围的推广。最后,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徐瑾对闵行、杨浦和浦东三个法院参与新型庭审试点的法官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指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和司法一线的法官进行全方位合作是一个提升我们研究成果价值和教学水平的良好机遇。通过新型庭审示范庭的拍摄,教学、科研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庭审效率、质量和透明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法学院将会一如既往的对章武生教授所领衔的研究团队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会议在代表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Copyright © 复旦大学司法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淞沪路2005号法学院 邮编:200438
  网站首页 English